星期五, 3月 17, 2006

本期商業週刊的例子---育富電子

在技術上,育富不走先端產品;在機器設備上,育富也不優先升級。富邦投顧研究員林茂揚分析,印刷電路板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,以價格為導向,成本優先,慢攻比快攻有利。
---也就是說,和鴻海一樣
「育富是生產事業單位,不是研發單位,」劉永幹說,公司每年投入在研發費用比率僅占營收○.五%,是同業的三分之一,如此至少為育富省下每年近兩千萬的資本支出。育富並將所有資源集中於如何降低成本,擴大生產規模上。
---所以他並沒有建立技術門檻?
淡旺季產能利用率可能相差近兩成,
.
在四層板印刷電路板的二十幾項生產過程中,鑽孔與壓合,是資本支出最高的製程,約占生產成本比重的三分之一。國內多數業者,將資本投注在此兩個製程的設備採購上,但是育富卻是反其道而行,將資本支出投注在電鍍流程的改造上。
.
這段外包製程,也是育富成本管控的水閘門。原物料上漲時,育富便增加外包的比重,由外包廠吸收原料上漲成本。
.---也就是說,他把產能廢置的成本,讓其他人賺。這樣,自己會賺比較多嗎?

沒有留言:

網誌存檔